全球央行鸽声齐响,美联储真的扛不住了?1.强势美元近一周以来,似乎还未终结,尽管连续二周走软,但总体仍旧处于高位震荡区间,部分原因是特朗普再次煽动国际贸易紧张情绪使得投资者依旧买入美元等避险资产,但美股下挫令美元承压,也不排除技术调整的可能性。美元指数上周连续下跌,让人尽得猜想。
⒉美国总统特朗普担心美元走强,但他不是唯一一位担心美元大幅升值造成经济损失的人。
有些人甚至担心强势美元可能引发经济衰退。 很难用其他词汇来描述美元升值。从历史来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当时美元创下有史以来最佳的十年纪录,自2009年底以来,8年上涨了25%。 美元多头的甜蜜,就是其他许多人的苦药。美元飙升往往会侵蚀美国跨国公司的利润,而这些跨国公司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提供动力,同时美元走强也会让拥有数万亿美元债务的外国公司成本上升。 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全球经济正挣扎于经济衰退的边缘,如今美元升值的问题尤为突出。
举一个突出的例子,可口可乐就是感受到痛苦的一分子。这家总部位于亚特兰大的饮料巨头最近注意到了它面临来自强势美元的逆风–尽管预计会很快缓解。美国总统经常抱怨美元升值,包括他上周表示,美元升值破坏了美国的制造商,如卡特彼勒和波音。
⒊美国前财长萨默斯:美国和世界经济处于十年来最危险的时刻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周日表示,美国和全球经济处于十年前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危险的时刻,因为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加剧。萨默斯表示,仅在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远高于必要的水平,也远高于两个月前的水平”。他说,“你经常可以玩火而不会发生任何不幸事件,但如果你做得太多次,终将会被烧伤。”
市场分析,若美联储屈服于金融市场的压力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指责,再度祭出降息举措,那么,美元此前的强势格局可能会因此结束。随着美联储宽松预期的升温,本周全球央行跟随降息或者提前降息,进一步推动了美联储9月降息的可能性。 高盛还将美国第四季度经济增长预测下调0.2个百分点至1.8%,并预测在不确定性之下,企业将减少支出和投资。
⒋高盛的美国经济学家发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对贸易问题将引发经济衰退的担忧正在增加,并补充说,我们已经提高了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
截至北京时间8月12日22:00,美元指数现报97.369,跌幅0.19% 上周三新西兰联储已经大幅降息50个基点至历史记录高点,印度央行也跟随降息,7月份俄罗斯央行和澳洲联储也已经降息。市场还预计欧洲央行9月份降息的概率为100%,全球各大央行尽显鸽派,为美联储放松政策提供理由。 投资者本周需要密切关注美国通胀和零售数据,上周五美国核心生产者价格指数两年来首次下滑,是2017年初以来首次下滑,进一步显示通胀温和,也可能会加强美联储进一步放松政策的理由。
⒌美元指数近5个交易日承压于98关口下方,由于基本面消息不断放出“黑天鹅”,投资者选择调整仓位避免暴险过度。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从1.70%升至1.74%,为美元指数提供短线支撑。但大家仍需警惕特朗普继续施压美元。也许强势美元终结,已经出现了拐点信号,是假摔还是拐点,本星期中美一系列数据公布,将指明方向。
美国会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吗?
美国5月CPI继续维持上涨势头,同比大涨5%,增速创2008年8月以来最高。市场纷纷猜测美国会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但美联储和G7财长一致认为通膨是暂时,个人觉得美国现在的通胀应是暂时现象,不太可能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理由如下:
首先,经济全球化使得发达经济体通胀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原因是供给过剩使得各类产品价格一但上涨,立刻就有其它低价产品所替代。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得各国央行敢于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
其次,这次美国通货膨胀一方面是疫情造成的全球供应链阻断给供给方带来问题,例如海运集装箱紧张。另一方面是美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疫情期间美国向民众提供了大量的现金救助,随着经济社会恢复正常,迎来了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供需双方的这些问题不可能长期存在,都会随着疫情的消退和财政货币政策正常化而得到解决。
再次,美联储联帮基金利率虽然没有调整,但美联储回购利率和准备金率已小幅调升,美联储逆回购金额达到1万亿,这些动作实质上已经在收紧市场流动性,而且市场立即作出反映,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回落。
综合上述因素,我们有理由相信美国通货膨胀是暂时现象,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美联储天量QE更多是进入资本市场,推升股价等资产价格上涨,至于大宗商品,在美联储如此回购力度下,对杠杆基金的影响巨大,短期内不太可能上涨,唯一不确定是美国经济正强劲复苏,再加上拜登基建计划实施,美国经济可能进入新一轮繁荣周期,由此带动物价上涨,但以美联储对货币政策的掌握熟练和众多政策工具,控制通胀节奏应该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