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上午10时53分,新疆和田站,一列满载搭客的火车徐徐驶出,一起向东。从和田到若羌的和若铁路正式通车。
和若铁路与格库铁路、南疆铁路“牵手”,意味着环塔克拉玛兵戈壁铁道路正式构成闭环,这也是天下上首条环戈壁铁道路千米。
和若铁路于2018年末正式完工建立,西起新疆南部和地步区和田市,东至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全长825千米,设想时速120千米,共设和田、洛浦、策勒、于田等22个站点。
开工前,是耗时8年多的勘测设想。塔克拉玛兵戈壁是中国最大的戈壁,也是天下第二大活动戈壁。和若铁路约四分之三的路段穿越活动戈壁。怎样防风固沙、有用处理风沙风险,是天下性的铁路建立困难。
“勘测设想中,我们重点凸起的是生态环保理念。”中铁第一勘测设想院和若铁路总设想师杨宝荣说,既统筹路网的跟尾和沿线经济开展的请求,也努力于把对沿线情况的影响降到最低,而且让全部铁路的投资和计划的可施行性到达最优。
“就在和田和若羌之间,我们研讨了几十条差别走向的设想计划,积累研讨长度达上万千米,终极肯定了今朝825千米的线路计划。”杨宝荣说,只管绕避地区内严峻风沙风险地段和生态懦弱敏感地带。
“我们不怕冷不怕热,就怕风沙,六级以上就不克不及施工了,黑沙暴一来,能够几天都白干了。”新疆和若铁路有限义务公司王效忠言诉记者,为了不耽搁工程进度,团队一边用细致的沙尘暴日志排完工期,一边探究立异施工方法,最大限度削减风沙影响。
建立者采纳“阻沙障+草方格”的方法,用芦苇、稻草等成立了上下分离的多层阻沙系统。每层阻沙障都留有恰当空地,避免因为过密构成“阻风墙”而难以抵抗强风。在阻沙障与草方格之间,栽种了易于在戈壁发展的梭梭、红柳、胡杨等动物。将来,这些动物将在铁路两侧构成永世性防风固沙林带。
在和若铁路沿线拍摄的芦苇沙障、芦苇方格和耐旱动物构成的防沙“三件套”(5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
在“性命禁区”培根固苗,还要包管幼苗较高的成活率,中国中铁大桥局和若项目总工程师吴江林带着手艺职员总构造成“护、取、时、养”经历做法,在幼苗选育、栽种时节、浇灌养护等方面做足作业、下足工夫。为挣脱沙漠滩盐碱地栽种树苗成活率低的窘境,中铁一局采纳树坑换土栽种,即树苗种到哪儿,泥土就换到哪儿,和盐碱的增加速率竞走,有用进步了动物成活率。
1000多个施工昼夜里,建立者在和若铁路沿线万平方米,栽种梭梭、红柳、沙棘等灌木和乔木近1300万株,林带笼盖面积超越11万亩。这条长300千米的“绿色走廊”已成为防风沙的屏蔽。
在风沙出格严峻的地段,和若铁路采纳“以桥代路”的设想计划,建成总长达49.7千米的过沙桥5座,让风沙可以从桥下穿过,削减对线路和列车运转的影响。
依木拉克特大桥是全线唯逐个座全戈壁地形施工桥梁,也是全线最长的过沙桥。卖力该大桥建立的中铁十四局五公司副总司理张刚引见,受戈壁地形影响,物料运输极其未便,两个桥墩之间的单片梁重达150吨,汽车运输没法完成。建立者优化施工计划,采纳架桥、铺轨瓜代施工的方法,经由过程已铺设好的铁路轨道将建材运输到施工一线,既提拔了施工服从又保证运输宁静。
为了建好过沙桥,建立者们还利用了装配式混凝土构造使用手艺,改动了以往现场浇筑桥墩的做法。中国中铁北京工程局和若铁路项目总工程师王勃报告记者,接纳装配式桥墩,既处理戈壁缺水困难,也减微风沙对施工影响。
在塔克拉玛兵戈壁修铁路,建立者要面临沙尘暴的侵袭和施工质料、施工用水紧缺等各种应战。在这里,略微刮风,即是漫天扬尘,所到的地方,铺天盖地,年浮尘气候多达90天。每一年5月至9月,中午最高温度可达40摄氏度,施工现场的戈壁地表温度可达80摄氏度。
和若铁路通车,完毕了和地步区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等地欠亨火车的汗青。和田至若羌、库尔勒、乌鲁木齐最快别离11小时26分、17小时50分、24小时23分可达。
同时,作为便利的物畅通道,和若铁路将摆设开行货色列车8列,沿线棉花、核桃、红枣、矿产等可经由过程铁路纵贯疆外。
坐上首发列车的买买提依布热依木·买买提明是十二届天下代表,他地点的策勒县策勒乡巴什玉吉买村是远近著名的石榴财产村。“终究通车了,冲动!”他说,这条铁路的开通,会让我们的石榴走得更远。
侯朝茹22年前从河北保定学院结业后到且末任教,她先乘火车再转汽车,经5天4夜才抵达且末。她说:“如今回故乡的方法有了新挑选,老乡们出行更畅达了,孩子们走出戈壁也更简单了。”
“环戈壁铁路翻开人流、物流新通道,沿线丰硕的物产和旅游风景将走进更多人视野,增进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域经济繁华。”民丰县下层干部李涛暗示,和若铁路将为尼雅遗址、安迪尔古城等地带来更多旅客,增进本地旅游业开展。(记者刘彤霞、樊曦、郝玉、关俏俏、顾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