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越努力,越幸运。”
可为什么现在大部分人越努力,越焦虑呢?
因为你急,急于成功,急着想要结果,
什么都想要快速。
你只是为了焦虑而努力,
进行的无效努力而已。
努力的方向,往往决定着你完成目标的成效。
工作多年之后,我才明白一个真相:
同样的岗位,几年之后,两个人的收入截然不同。
罗丽和张娟两人大学是同班同学,都很热爱学习。
毕业后,罗丽进了一家代理公司做文案编辑,
张娟进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做文案编辑。
三年后,罗丽每月收入6千元左右,
张娟的收入1万多元,明显比罗丽高了4千左右。
这是一个资深HR朋友分享的一个事情,
这位HR说,同样的岗位收入的高低与行业是否来钱有很大关系。
努力的方向偏离了目标,最后的结果往往不如你所愿;
同样,努力的方法不对,想要的效果往往也不尽如意。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努力中采用正确的方法,可以提高你的成效,甚至提高你的成功率。
一房产中介经理为了冲业绩,
吩咐两个销售员买卖房子,
小刘给长期看房的刘女士打电话,
结果,刘女士一听1万的单价,立刻挂了电话。
于是,经理就叫小张来跟踪这个客户。
小张从经理那里得知了这个情况,
与刘女士交谈后同样也被拒绝了,
但是,他最后告诉刘女士,
如果你有合适的房子想卖,
现在是高位阶段,卖房最佳时机。
恰巧,刘女士就把一处偏僻的房子交给了他。
小张用自己的方法搞定了这个单子,得到了经理的奖励。
要想做成一件事,努力的方法不对,很难促成想要的结果;
思维和方法对了,自然水到渠成。
朋友圈曾分享了一个小故事,给我的启发很大:
两只蚂蚁想去吃一堵墙后面的食物。
它们向上爬,可每次爬到一半,都会因为劳累而跌落。
一只蚂蚁继续坚持,一次一次爬墙;
而另一只停下来观察了一下,决定绕过墙去。
当它开始享用美餐时,那只蚂蚁还在不停跌下又重新开始。
从过程来看:
第一次蚂蚁,一直在努力,没有偷懒,
第二只蚂蚁,选择好方法走了捷径。
从效果来看:
只有第二只蚂蚁享受到了美餐,
第一只蚂蚁努力与懒惰没有什么区别。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努力的方法决定了你能不能快速达到你想要的远方。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比懒惰更可怕的,是你的无效努力。
看起来很努力并不等于有效努力
现在有一种奇怪的现象:
部分学生每天熬夜,却只是拿着手机点了无数个赞;
很早去上课,却只是在课堂里补昨天晚上的觉;
在图书馆坐了一天,却真的只是坐了一天。
他们只是看起来努力,没有实质性的努力,只是欺骗自己。
有效的努力不是看起来努力,而是需要讲究方法。
田忌赛马的典故说明了,方法在努力中的作用非常关键。
为什么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屡战屡败?
一旁观赛的军事家孙膑找到了原因:
田忌总是用等级略低的马与齐王等级略高的马比,
并且,他每一个等级的马都比齐王的马差,
岂能不败呢?
下半场,孙膑改变了赛马顺序:
用田忌的下马对齐王的上马,中马对弱马,最后用上马对中马。
三局两胜,最终转败为胜。
起初,田忌很努力,实则是无效的努力,他不注重方法策略。
如果说方法是努力中的催化剂,那么方向则是努力远航中的灯塔。
思想家爱默生曾经说过:
“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去哪里,全世界都会给他让路。”
有了正确的努力方向,往往能让自己如愿以偿。
说到这里,想起了散文家林清玄的故事:
他在农村长大,家里很贫穷。
一天,他和父亲下地种田,
他对父亲说:
“将来长大了我不要种田,也不要上班,
我只想每天待在家里,等着别人给我寄钱。”
父亲听了,笑着说:
“荒唐,你别做梦了!天上得掉下来多大的馅饼才能砸在你的头上。”
后来上学了,他就对父亲说:
“长大了我要去埃及看金字塔。”
父亲生气地拍了一下他的头说:
“真荒唐!你别总做梦了,那么远你怎么去?”
十几年后,林清玄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做了记者,每年都出几本书。
他每天坐在家里写作,出版社、报社给他往家里邮钱,
他用邮来的钱到埃及旅行。
就是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十几年如一日,
每天早晨4点就起床看书写作,每天坚持写3000字。
一年过后就是100多万字。
在正确的方向上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梦想终会照进现实。
一个人心中有了正确的努力方向,
他就会不辞劳苦、日夜兼程地朝这个方向行进,
这就是有效努力取得成功的一个缩影。
避免陷入无效努力这几点很重要
方向错了越努力越容易失败;
方法错了越努力越低效;
看起来很努力的努力越欺骗自己。
避免无效的努力,显得尤为重要。
建议从以下3个方面来着手:
第一,努力时需要有正确的方向。
有个成语叫南辕北辙,
说的是准备去南方却一直朝北走,结果越走越远。
方向错了,难以达到目的地。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人在路灯下找东西。
路过的人问他,你在找什么呢?
这个人说,我在找钥匙呢。
路人追问,那你知道丢在哪里了吗?
他说,知道啊,是在公园里丢的,
但是这里光线要亮得多。
听起来可能觉得很可笑,
其实,我们在做事,不知不觉很容易陷入这样的状况,
看起来是在努力解决问题,其实是选择了一条容易的路。
如果发现自己目前所做的事情偏离了最终的结果,
要懂得及时止损,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这个方法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问题导向法。
第二,努力中需要掌握好方法和技巧。
有了方向,不能只想着冲刺,不妨有规律地停下来,
设置一个人生补给站,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慢下来,补充精力。
知乎上一个点赞量非常高的学习方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作者高太爷说,
“精力才是制约高效学习的短板,要想提升学习的效果,
关键学会对精力的管理,尤其是对精力恢复的刻意管理。”
他说,学霸之所以效率高,是因为他们懂得利用睡觉、闲聊、锻炼来恢复自己的精力。
因此,凡事都要遵循规律,讲究方式方法。
方法对头事半功倍,方法不对事倍功半。
第三,努力中需要持之以恒。
一部分人都经常会出现一种不忿:
我和某同事都差不多,
凭什么升他不升我,凭什么得优秀的是他不是我,凭什么选他不选我等等之类的,
其实,差不多就是有差距,越往上的差距,就会差得越多。
有句古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
意思是,如果你要走100里,走到90里,才走了一半,最后10里的重要程度占到一半。
90分和100分的区别,比60和90分的区别大多了。
越到了高处,努力起来就越难进步。
为什么越努力越焦虑,就是因为你可能急于成功,
殊不知在你快接近目标的时候你自己放弃了,
你开始焦虑起来。
甚至结果还没有出来,你就开始焦虑。
所以,在浮躁的今天,仅凭努力还不够,还需要持之以恒。
这样,你才不至于越努力,越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