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入冬季,这身上的肉就蹭蹭往上长,真的需要运动。我很想去健身房,但年卡有点小贵,而且以我的性子,办完年卡多半会中途放弃,浪费钱。正愁找不到解决办法,刚好就看到了今天我们要剖析的这个项目——乐刻运动,它倒能解决了我的这些难题。
乐刻运动是一个小型连锁健身房,24小时营业,主打99包月,没有前台、浴室、泳池和休息区,在300平米的空间中,三分之二以上是操房,剩下放运动机械。为什么呢?因为这两个需求是女性用户使用最多的,其他的器械利用率就太低。你可以通过微信或App购买他们的包月团课或者私教训练。通过团课共享的方式,乐刻以线下门店为核心,可以覆盖方圆1.5公里的消费群体。
成立于2015年4月的乐刻运动,目前已经在杭州、北京、上海、南京、济南5座城市开了130家门店,拥有大约3200名健身教练,单店月营业额突破了200万。就在2016年12月份乐刻完成了1亿元的B轮融资,投资方有吴晓波的头头是道基金、华晟资本、IDG资本、普华资本、雍创投资。
一个300平米的线下健身房,不依靠线上圈人,不补贴还收费,听起来互联网模式也不是很明显,但是它竟然用了不到2年时间,融到了B轮,还开了130家门店。你可能觉得有点不合情理,那么听我来分析一下整个健身市场、近一年资本运作流向、像我这种消费者的纠结以及传统健身房的问题,就知道它能快速发展动因是很充足的。
首先,我国体育产业的市场规模正在不断壮大。根据第三方机构的预测,到2025年的总规模将会超过5万亿元,在2015年到2025年的增速将保持在20%以上。在这样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体育项目的创业缺口扩大,而且体育产业非常分散,种类繁多,创业公司的机会自然也多。
其次,2016年以来,资本不再只关注线上和流量,反而关注起了线下基础。这就导致线上工具类体育项目遇冷,线下有现金流的体育项目开始被看好。
最后,传统健身房运营模式出现问题,虽说场地大挺气派,但租金贵,坪效低,主要依靠预售年卡获取现金流,很多都处于持续亏损的状态,经常跑路。其中教练也因为承担课程销售压力,无心钻研课程,导致传统健身房不仅没有自己的课程体系,也让消费者面临小则几千,动辄上万的年费,还有退卡难,没有保障这些问题。
刚刚说了整个市场、资本的趋势,以及消费者和传统健身房本身存在的痛点这三个外因,但其实乐刻获得高额融资,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它自身做到了几个细节的突破:
第一个突破是,乐刻通过两种方式解决了传统健身房的三大痛点:场地大、租金贵、坪效低,大幅度降低了自己线下开店的成本,也降低了健身的门槛。这两种方式分别是:
第一,它把健身房面积从上千平米降至300平米左右,将操课空间最大化,再放置跑步机和运动器械,供需要进阶的消费者使用,最大化的利用空间,大幅度降低租金水平;
第二,根据课程热度做课程安排,调整了消费者使用健身房的峰值,再加上包月用户可以无限使用健身房,保证了场馆在全时段保持较高的利用率。
第二个突破是,乐刻并没有遍地撒网地获客,而是依靠实体店1.5公里的覆盖半径,获取稳定客流,然后再针对性地开发这些用户身上的价值。
乐刻的商业模式很简单,和线下传统的健身房一样,乐刻也卖月卡、季卡和年卡,只不过门槛要低很多,除北京上海外,其他杭州、南京和济南的月卡都只是99块钱。前期,乐刻每个门面店的投入成本在50万到100万元之间,目前运营45天之后,可以实现单店盈利,一年半以后能够收回成本。
2014年,我国健身人数达到了3.83亿人,2015年达到了将近4亿人。2009年健身行业的产值是691亿元,到了2014年,已经翻了将近一倍,产值达到了1272亿元。单从这些数据来看,无论是人数还是产值,都在不断的增加,健身算是一个朝阳行业。
乐刻CEO韩伟曾是阿里巴巴市场部总监和新闻发言人。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品牌官唐雅君,曾创办了拥有 34 家直营连锁店的健身机构。他们身上兼具品牌运营和线下连锁开店的能力和背景。所以,如果你也想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这样的一个团队组合,绝对加分。
别看乐刻线下开了这么多家店,但是它这么做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成为另外一个浩沙健身,而是通过线下快速开店的方式,聚集大批教练和消费者,获取用户健身数据,最后进化成一个数据平台。听起来不错,但是它还面临两个困难:
首先,这是一个前期成本投入多的生意,需要资金支持。乐刻最终的目标是通过门店的积累,让自己成为一个数据平台,但是中国的健身市场在硬件、教练资源和人口方面的红利期还没到来。
其次,乐刻本质上是共享经济,解决的是健身房和教练供应过剩的问题。但是国内的教练和健身房的产能还远未达到过剩的程度,城市人口的健身需求,也未达到刚需级别。
总结乐刻的模式,你可以得到这样两个方面的启示:
一是,它是一个共享经济+供给端改革的生意。这样的改革在各个领域,都存在。比如酒店领域,我下期将要介绍的Xbed互联网无人酒店,就是利用这个模式,盘活了存量市场;
二是,在租金贵,坪效利用率低的项目,如果生产的商品标准化程度高的话,也是可以学习乐刻,砍掉一些消费者需求低的功能,在核心功能上做文章,比如我在15期剖析过的超级猩猩,就是如此。